3月28日,在第三個“中華鱘保護日”之際,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聯合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主辦的人工增殖放流暨國航公益放流站揭牌儀式在武漢漁政碼頭舉行。
本次活動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武漢市人民政府、武漢市禁捕辦、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及有關部門指導。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陳明權、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黨委書記黃勤、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徐光、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執行理事長鄔劍剛出席活動并致辭。

嘉賓共同為武漢公益放流站揭牌
活動當天,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攜手國航,追鱘長江”武漢公益放流站揭牌成立。通過設立公益放流站,以科普講堂和專家研討會的形式,向社會傳遞“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理念,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加入保護中華鱘、保護生態系統的隊伍,助力長江瀕危魚類資源恢復,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徐光介紹:“2019年起,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開展合作,圍繞生態恢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主題,開展了不同類型的公益項目。在‘國航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支持下,開展‘攜手國航,追鱘長江’公益活動,對改善和優化長江水生生物群落結構具有重要意義?!?/div>
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黨委書記黃勤表示:“國航始終關注和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本次公益放流站的設立將為公眾科普、科學放流提供專業的場所,為救助長江瀕危魚類貢獻力量?!?/div>
據了解,公益放流站將為企業、學校、社團等民間放流者提供科學放流的場所,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宣傳教育活動的公益科普基地。
為引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學、規范、有序開展,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現場發布了《武漢市規范增殖放流指導意見》。在專業人士指導下,現場共放生中華鱘510尾,長吻鮠4000尾,胭脂魚50尾,并對中華鱘植入跟蹤信標并登記專屬碼,為研究中華鱘種群洄游提供寶貴數據。

在專家的專業指導下,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組成的志愿者分批次現場開展放流活動

魚類資源保護專家分享中華鱘保護知識
此外,活動現場還邀請志愿者家庭參與中華鱘日科普講堂,魚類資源保護專家現場分享中華鱘保護知識?,F場還組織了以“保護中華鱘,你我同行”為主題的中華鱘保護研討會,武漢漁政、中華鱘保護專家和社會團體組織受邀參加專題研討,凝心聚力共謀中華鱘保護事業發展。作者:中環報記者張黎
- 下一篇:
- 上一篇:上海推動“惜水、護水、愛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