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id="oesja"><sup id="oesja"><track id="oesja"></track></sup></code>

    <td id="oesja"><ruby id="oesja"></ruby></td>
    <td id="oesja"><ruby id="oesja"></ruby></td>
    1. <acronym id="oesja"><label id="oesja"></label></acronym>
      當前位置:首頁?>?環境要聞?>?新聞速覽 > 正文 >

      沙塵又襲!今年春季沙塵天氣為何頻發?

      2023-04-11 16:28來源: 中國環境APP編輯:雪兒
        4月10日晚,當胖妮下班回到家時,黑色的風衣上滿是塵土,她拿出手機,拍了一段“今天北京沙塵暴有多可怕”的vlog,感嘆“這衣服還能要嗎?”
        也是10日晚間,“北京沙塵暴”詞條沖上微博熱搜。
        根據北京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實時監測數據,4月10日23時,北京空氣質量指數(AQI)一直維持在500,污染級別達到6級,屬于嚴重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10,PM2.5也達到了316。
        事實上,我國多省份目前均受到沙塵侵擾。中央氣象臺4月10日18時繼續發布沙塵暴藍色預警,京津冀等18省區市有揚沙或浮塵天氣。
        圖為4月11日上午,沙塵天氣中的北京國貿。文雯攝
        很多人感覺今年北方的沙塵天氣似乎格外頻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后每年春天沙塵還會這樣“如約而至”嗎?記者日前專訪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吳成來。
        沙塵天氣“卷土重來”?
        3月,我國遭遇了4次較大范圍的沙塵天氣。在3月8日、3月14日,中央氣象臺分別發布了兩次沙塵暴藍色預警。3月21日和22日,中央氣象臺又連續發布兩次沙塵暴黃色預警。沙塵天氣一直持續到3月29日才慢慢“平息”。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預報中心和大氣室發布的信息,4月9日白天,受冷高壓系統過境帶來的大風天氣影響,蒙古國及我國內蒙古中部沙源地起沙,同時我國河西走廊、新疆發生沙塵天氣。4月9日新疆、陜甘寧、華北北部到東北的廣大地區PM10濃度明顯上升,截至4月9日18時,29個城市受到沙塵天氣影響。
        采訪中,吳成來并不支持“今年沙塵活動比往年偏多”的說法。他對記者表示,比往年偏多,需要嚴格的定義,比如說具體對應于哪個時期、相比哪些年?!耙话阏f偏多或偏少,都是對應于一個多年的平均水平,今年是否偏多、偏多多少還需要通過多年數據來分析下?!?/div>
        “大家直觀的感覺確實今年沙塵天氣比較多,相比于去年,還是明顯較多的。不過事實上,前年(2021年)春季沙塵天氣也是比較多發的?!眳浅蓙砀嬖V記者,2021年3月15日的沙塵暴為近10年最強的沙塵暴?!皬母缰皝砜?,2000—2002年沙塵天氣是比較頻發的,此后呈現減弱的趨勢,至2017年達到最低。2017年以來,沙塵天氣頻次有所增加,但還沒有超過2000—2002年的水平?!?/div>
        為何春天易發生沙塵天氣?
        對于我國春天易發生沙塵天氣的原因,吳成來介紹說,由于我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每年春季,冷暖交替期間,我國北方多冷空氣活動,易出現大風天氣,所以常發生沙塵暴?!案鶕覀兎治?,前期(即2022年)蒙古國南部、內蒙古中部降水偏少,植被覆蓋偏少,為沙塵暴活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是今年沙塵天氣頻發的原因之一?!?/div>
        另外,吳成來指出,今年的冷空氣活動相對較為頻繁,有利于源區起沙、沙塵向下游輸送,是沙塵天氣多發的另一個原因。
        那么影響我國北方的主要沙塵來源是哪里?吳成來介紹說,影響我國北方的主要沙塵源區是蒙古國南部的戈壁、我國北方的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包括新疆南部、內蒙古中西部地區)?!皩τ诮衲晟硥m天氣,源區也基本是這些地方,特別是對于3月19—23日的強沙塵暴過程,通過衛星觀測,能看到沙塵從蒙古國南部到我國內蒙古、華北等地區的一個輸送過程,可以判斷沙塵的源區包括這些地方?!?/div>
        但他同時也提醒,目前對源區的認識多是從定性上有認識,“比如說蒙古國、內蒙古中西部均有貢獻,但具體貢獻多少,目前這方面還不太清楚,需要深入的觀測和數值模擬分析?!?/div>
        沙塵天氣今后還會如此頻發嗎?
        “每年春季是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多發的季節,4月、5月也常有沙塵天氣?!眳浅蓙碚J為,“但現在來談具體發生的時間、強度和影響范圍還為時過早,因為我們目前只能對未來兩周內的天氣有一些預報能力。具體的預報可以關注中央氣象臺發布的預報信息?!?/div>
        對于未來沙塵天氣是否會頻發,吳成來表示,由于我國地處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沙塵天氣是時有發生的?!拔磥砩硥m天氣是否多發取決于整個氣候背景是否發生轉變,包括風速、降水、植被覆蓋的變化,目前這方面國內外有一些研究,但不確定性比較大。還要盡可能獲取各種歷史的氣象和地面信息,綜合進行研判,分析未來各個因子的可能變化,才能給出答案?!?/div>
        同時,他強調,當前,我國防護林建設、沙源地治理已取得了很大成效,對減少風沙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
        幾十年來,我國采取了一系列舉措推進荒漠化防治,包括“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等多項投資巨大、影響深遠的生態修復工程。三北工程實施40年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4.5億畝,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20年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1.35億畝。
        這些都為減少沙塵天氣的發生起到了積極作用。
        “生態工程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國家已制定了許多規劃。如果將來氣候條件不利,沙塵活動多發,這些防護林建設、沙源地治理可能將發揮更大的作用?!眳浅蓙碚f。作者:中環報記者文雯